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发展历程
董事长
校长致辞
校领导
校党委
机构设置
学校文化
学校荣誉
教学单位
智能制造学院
智能科技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商学院
盛宝金融科技学院
教育学院
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雅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名师风采
教育教学
本科教育
学历查询
北京教务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招生网
就业网
党建园地
新闻资讯
合作交流
校园服务
校园一卡通
图书服务
电话黄页
招标信息
校园地图
人才招聘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内容:
首页 焦点新闻 正文
焦点新闻

五育并举 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吉利学院“520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发表于:2021-11-10来源:

本网讯(记者何琳 张静)近年来,吉利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秉承“走进校园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校训,将素质教育创新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维度与培养路径。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综合性多学科教育资源优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工程,创新构建了理想信念、人生能力、精英特质、人文素养、身心素质等5大教育模块、20项培养单元、近100个培养要素的“‘520’综合素质教育体系”,通过制度创新、内容创新、路径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增强理想信念教育 筑牢人生之基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根本任务,坚持在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上下功夫。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好思政课质量攻坚战。在通识教育中设立“思政学习坊”,通过组织实施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学习教育、选拔优秀学生进入青年马克思主义研修班培养锻炼、党组织书记讲党课、星期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验、校外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及百部爱国主义电影展等系列教育活动。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图片14.jpg

二、深化讲坛内涵  助推学生可持续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成长的能力。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吉利学院通过“自阅读”、“阅读沙龙”、“书评比赛”、“书香班级”营造书香校园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养成可持续学习习惯;在不断拓展第二课堂知识维度和延展教育空间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和专业特色,创新开设了《梦想讲坛》《匠心讲坛》《创业讲坛》《家长讲坛》《科技讲坛》等八大品牌讲坛。邀请专家学者、先进人物、劳动模范、行业标兵、大国工匠、优秀校友、家长代表,从不同的视角为学生作专题报告,分享行业发展前沿资讯、职业规划、人生感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校先后邀请到著名艺术大师许燎源、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工匠大师吕义聪、鲁迅文学奖得主周啸天、西南大学特聘教授孟凡君、全国高校创业就业导师李鑫、成都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学院的胡鹏博士、成都领克工艺总工程师,数字化转型项目负责人颜正钊先生走进吉利学院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座谈、分享。

3.jpg


三、聚焦人文素养  提升职场核心能力

吉利学院不仅重视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重视学生艺术修养和国际视野的培养。在中文之美的熏陶课程体系中,“阅读沙龙”“经典导读”是深受学生欢迎的“通识课程”。第一期“活在珍贵的人间——海子诗歌共读”,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力量,还看到生命的贵重和坚持的意义;第二期的“最美的江湖——金庸小说中的爱情”则引导同学们一起讨论金庸笔下众多爱的画卷,感受金庸的侠骨柔情;组建“英语俱乐部”,学校依托留学背景的教师,设置英语角、英语沙龙、经典影视赏析、趣味英语配音等沉浸式俱乐部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勇敢表达,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增进对国际文化的了解,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延展“通识隐性课程”开设魅力训练、艺术训练、艺术文化节、周末舞会等项目,让学生在浓郁的艺术氛围和艺术熏陶中,逐渐养成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4.jpg

四、强化体育运动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学校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把培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除开设人才培养计划内的体育课程外,在全校开展“爱上一项运动 每天锻炼一小时”行动。广泛征集校内外教师,依托“体育俱乐部”校内平台,免费向学生开设排球、网球、羽毛球、篮球、舞蹈、太极、拳击、女子防身术、健美操……通过学分激励、参与打卡鼓励走出寝室、走下网络、坚持锻炼;坚持师生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有序开展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学校每年固定举办校级运动会、新生“鸿雁计划”、“拓展运动会”等全校性体育竞赛和趣味体育比赛,强化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1.jpg

五、拓展志愿服务  深化劳动教育

热爱劳动、尊重劳动, 吉利学院不断优化劳动教育的形式与途径,着力打造“公益服务”实践项目并纳入通识教育体系,通过综合素质学分认定的方式进行考核。融合课余劳动、志愿服务、校园环境日和专业实践劳动多形式,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志愿服务通过开展“文明校园,自主收餐”“清馨校园,你我行动”“感受书香,传递文明”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校外公益服务项目现已打造“书籍设计工坊—脑瘫儿童快乐阅读计划”“东部新区留守儿童‘蓝天’编程启蒙训练营”“乡村社区便民App设计工作坊”“普法进社区,民法典与生活同行”等多项志愿品牌活动。数千名学生参与到志愿者服务当中,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担当。

据悉,每周数场讲座、论坛一经小程序发布,不到半个小时就被学生抢完。商学院学生王凯佳说,以前的自己课余时间不是打游戏就是窝在寝室,自从加入“体育俱乐部”,和小伙伴组团锻炼,现在身体更好了,精气神也回来了!人文学院的曾光菊则高兴地说:“女子防身术不仅锻炼了体魄,也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在老师的鼓励中自己也更自信了。


6.jpg

上一篇:10余个检测点,20余名医护人员,近万名学生——吉利学院全体师生有序接受核酸检测 下一篇:吉利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周翔老师入选国家男篮队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