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发展历程
董事长
校长致辞
校领导
校党委
机构设置
学校文化
学校荣誉
教学单位
智能制造学院
智能科技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商学院
盛宝金融科技学院
教育学院
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雅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名师风采
教育教学
本科教育
学历查询
北京教务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招生网
就业网
党建园地
新闻资讯
合作交流
校园服务
校园一卡通
图书服务
电话黄页
招标信息
校园地图
人才招聘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内容:
首页 焦点新闻 正文
焦点新闻

打破艺术边界 跨域整合:吉利设计色彩课程这样“玩”

发表于:2021-12-10来源:

本网讯 (供图 艺术设计学院)近日,艺术设计学院设计色彩课程临近期末,学生们正在如火如荼地准备着各自的期末作品....

对于本次学生创作的作品,艺术设计学院吴佳老师用“突破传统、打破边界、解放思维”12个字评价道。她表示:这是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首要目标,以设计色彩课程为基础,以综合造型为主。300余件主题作品均由学生独立设计完成,力求突破传统与当代的界限,打破艺术设计边界,以“大设计”的眼界,实现艺术与哲学、人类学、医学等跨学科、跨领域有机融合。

图片 7.png

图片 6.png

学生正在认真创作

每一幅作品都包含了构图、节奏线、表现力、构成材料等元素,以及从作品中体现出的色彩、思维、创造、人文情感,吉利学院的设计类课程与传统设计课程不一样,我们更加关注现代艺术,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所以我们的课程不是以绘画为主,而是以体验、探索的教学方式。每一位同学都在关注和表达个人的世界。艺术没有向任何人承诺它会以什么样子的形式呈现!打破学科边界,敢于实践和探索,才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吴佳老师谈到。

图片 10.png

图片 9.png

魏承明创作的作品《航辰》

作品准备现场,艺术设计学专业魏承明创作的《航辰》紧扣时代主题,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为创作灵感。谈到课程学习体会,魏承明高兴地说,吉利学院的艺术设计课与自己高中时代以素描、水彩以练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不一样,打破常规、敢于创新、运用不同材质表现所思所想。

图片 13.png

图片 12.png

吴佳微作品《涂》

拒绝emo, 我们都希望有这么一个地方,能释放自己的压抑情绪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学吴佳微的作品《涂》,由网络流行热词“emo”而引发灵感。‘涂’谐音‘图’,作品由涂鸦、涂画以及图片组成。“画纸基底由同班同学肆意涂画产生,画面上选用四百多张不同行业的人的微笑或者大笑瞬间,提醒大家记得快乐,忘记烦恼。”

图片 8.png

吴佳老师和学生合影

设计色彩课程是艺术设计学院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希望通过课程展打开一扇窗,窥探艺术教与学的另外一种可能,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实践创造能力。一直以来,艺术设计学院围绕“创新思维+艺术设计+实践创新+国际视野”的人才培养思路,将“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首要目标,依托“创新创业型”通用设计中心,实行“设计思维”、“理论与实践设计项目相结合”、“校企人才对接”、“导师工作室制”等体验式教学协同创新教学理念,大力培养学生创新创意能力、实际动手能力。

学生优秀作品展示

上一篇:怎样做好高校新媒体?四川省教育厅新媒体内容主编黄国兵老师这样说 下一篇:助推教学创新 打造一流课程:我校举办2021年度青年教师教学创新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