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发展历程
董事长
校长致辞
校领导
校党委
机构设置
学校文化
学校荣誉
教学单位
智能制造学院
智能科技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商学院
盛宝金融科技学院
教育学院
数字媒体与表演学院
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雅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名师风采
教育教学
本科教育
学历查询
北京教务
科学研究
招生就业
招生网
就业网
党建园地
新闻资讯
合作交流
校园服务
校园一卡通
图书服务
电话黄页
招标信息
校园地图
人才招聘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内容:
首页 焦点新闻 正文
焦点新闻

听!书福奖学金获得者的获奖“秘籍”

发表于:2024-12-20来源:宣传部、学生工作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学院

2023-2024学年书福奖学金获奖名单新鲜出炉!

智能科技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杨帅
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学院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赵斌

摘得学校设立的学生最高荣誉

 

书福奖学金每学年评定一次

奖励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科研创新

文化体育、社会实践及公益服务等某一方面表现特别突出

且在学生中起到表率作用的全日制在籍学生

一次最多评选10名学生

获奖比例仅为0.05%

是无数吉利学子孜孜以求的目标

 

让我们走近杨帅和赵斌

听他们分享获奖心得

以及他们一路走来的成长历程

 

 发SCI、科研竞赛两手抓,不一样的“斜杠”青年

杨帅_副本.png 

人物画像:

杨帅,智能科技学院2021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学生,共青团员。在校期间,先后获评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团员”“成都市优秀社团骨干”等,所在社团荣获“成都市百佳社团”。发表SCI论文1篇。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1项、省级大创项目2项。累计荣获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全国一等奖、“建行杯”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省级银奖等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荣誉20余项、校级荣誉40余项。

 

夯实专业,把每一节课落到实处

“上进心是你最好的导航,永远引导你向前”是杨帅一直以来的座右铭。在学习过程中,杨帅习惯用日程管理来规划自己的时间,确保每个任务都能得到适当的关注,每一节课的内容都落到实处。在专业课堂上,杨帅坚持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与反思,一遍遍深挖理解不了的概念,一次次复盘课程的重难点,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为了加深对数据处理、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专业知识的理解,杨帅也会选择加入一些专业社团,积极参与课程项目,参加各类研讨会,在活动中接触到更深层次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深耕竞赛,炼成团队“中流砥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杨帅深知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以致用更为重要。于是,他积极参加各类校级、省级、国家级竞赛,和学长学姐跨年级组队,和同年级一起参赛pk,带领团队积累比赛经验,在竞赛中摸索成长。四年的坚持,他和团队先后获得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国家一等奖、“建行杯”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银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国家优秀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省级二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省级三等奖等60余项荣誉。

 

专注前沿,抓住每一次科研机会

杨帅明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一个“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专业,需要通过实践学习,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所以,他在学好专业课打好基础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自己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科研对我来说,不仅是任务,更是不断探索未知的过程。”大学期间,杨帅加入了“挖牛”互联网创新工作室专业社团,参与了人工智能在医疗数据分析中的应用等多个创新项目,在项目中,他注重与团队的合作,与导师的交流,强化文献阅读。通过一遍遍地更改完善立项书,一次次地优化答辩演练,他主持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医疗AI机器人》项目获批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成果也顺利发表在SCI期刊(IJCCC)上。《基于区块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评价研究》和《基于人工智能的劳动教育平台的设计开发》则获批立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笃学实践,让每一天都充实精彩

杨帅在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全方位发展。他积极参加党校学习,以超8000分的好成绩认真完成了“学习强国”任务,并长期保持“青年大学习”任务的100%完成率。他还踊跃参加农村支教、社区服务、环保宣传、工作坊和科普讲座等活动,用知识和行动为社会贡献力量。

  

获专利、打比赛,他是吉利的追梦人 
赵斌.png

人物画像:

赵斌,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学院2021级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学生,中共党员。在校期间,先后获评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等。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5项。累计获国家级荣誉18项、省部级荣誉15项、校级荣誉40余项。积极参加社会工作、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带领团队研发改进智能清洁机器人,运用人工智能破解了水泥厂清洁中尘土影响工人健康的难题。赵斌同学事迹获四川省教育厅官方公众号、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平台、吉利控股集团官方公众号等省市级媒体平台专题报道。

可以说,奖励、专利、荣誉贯穿了赵斌大学四年。2024年,对于赵斌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他不仅获得了书福奖学金,同时也获得了学校的专利奖学金。他还在202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并连续两年获“建行杯”四川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银奖。

 

学习有计划 奋斗有目标

赵斌从走进吉利学院的那一天起,他就为自己定下了大学四年的奋斗目标。

“奋斗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目标的达成需要步步为营。”专业学习上,赵斌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专注力,面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他都会制定学习计划,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学习目标,随着无数阶段性目标的达成,奋斗目标离他也越来越近。

面对从未接触过的知识领域,赵斌的选择是“泡”图书馆,深度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增长知识储备量。因为长期泡图书馆,他还获得了图书馆的“阅读之星”。吉利学院的“三实”文化和氛围对赵斌影响颇深,除了泡图书馆之外,赵斌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参加实践学习。通过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过程,不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理论知识,还拓宽了视野,发现了更多学习成长的机会。

 

心中有大爱,所学有所用

赵斌的家乡地处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那个地方建水泥厂的条件得天独厚。但长期尘土飞扬的施工环境对工厂上班的乡亲们却构成了严重的健康威胁。对家乡和乡亲们的爱让赵斌感觉到了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通过在吉利学院的学习,加上学校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影响,赵斌萌生了运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实现降尘增效,改变水泥厂施工环境的想法。

大一学期,赵斌就拟定了课题,组建了团队,制定了方案,提出了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他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从原型机设计到测试改进,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项目团队还多次前往吉利研究院及工厂,向行业前沿工程师请教“卡脖子”的技术问题。通过三年的努力,他们团队终于成功设计出了“筒状结构的智能清洁机器人”!2024年,该机器人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专业有兴趣,竞赛有热情

大学期间,赵斌还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仅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他带领着团队就斩获7项省级荣誉。他个人还作为“川吉星”巴哈车队成员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面对学科竞赛中的挑战,赵斌从来都是直面困难,带领团队在实验室里日夜奋战,想方设法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凭借着对专业领域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精神,赵斌先后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13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5项。这些经历让他更加成熟和自信,也为他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杨帅和赵斌是书福奖学金的获得者

更是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吉利青年

 

未来,从校园走向社会

他们也将带着吉利奋斗者精神

驰而不息,臻于至善

勇敢奔赴精彩的下一站

 

愿每一个坚定前行的你

都能在自己的赛道上

闪闪发光

 

                     

 

受访者素材来源:学生工作部、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学院

编辑:吴丽娟

                         

 

 


上一篇:2024国际汽车设计论坛——“中国设计·全球审美”正当时 下一篇:政校企三方聚力 共启校链融合就业新篇章 ——成渝地区“校链融合”高质量就业工作研讨会在吉利学院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