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应变破局——吉利学院召开全体干部大会
-
本网讯(记者 吴丽娟 摄影 袁媛 王瑞霆)8月22日,吉利学院召开全体干部大会,阙海宝校长在会上深入解读了陆丹理事长《迎难而上、主动求变,以聚焦人才培养质量办好学校》的主旨讲话精神,号召全体干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以结构性调整重构吉利学院免疫系统,推动学校在新的发展征程取得新突破,实现学校可持续、高质量创新发展。

阙校长指出,面对系统性变局,要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战略核心,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如何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贯穿办学全过程,教学、管理、服务各项工作都要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与落脚点,这不仅是学校办学的核心使命,更是在激烈教育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长远发展的“生存资本”。
针对破局发展,阙校长强调,全校各级干部要主动对标,聚焦人才培养质量,锚定毕业生就业、升学和创新创业,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打造“减震型”基础平台与弹性专业结构;建立“稳定的根基课程+灵活的枝干课程+快速生成的枝叶课程”的“课程树”体系;构建“洞察市场-调整结构-优化供给”的人才培养弹性结构的全链条闭环;强化办学、教学全面AI化能力;坚持“产品思维”和“品牌意识”,通过出色的“产品”(毕业生)和“服务”(教育体验)来满足“客户”(学生和就业单位)需求,从而在教育行业建立起吉利学院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
就如何将战略蓝图转化为施工图,阙校长部署三项重点举措:一是以“交叉融合”优化专业结构,绑定产业需求。突破传统学科边界,推动跨学科深度融合,打造特色专业方向;围绕产业链全景,重塑专业内涵,摒弃“同质化”发展旧路,提升专业适配性与核心竞争力。二是以“个性赋能”创新培养机制,释放学生潜能。进一步放宽转专业限制,完善辅修专业体系,尊重学生“千人千面” 成长规律,培养具备跨领域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三是以“开放协同”深化产教融合,打破合作边界。紧密对接吉利控股集团产业板块,同时积极拓展各行业技术领先、引领产业方向的头部企业资源,推动专业建设逻辑与产业发展逻辑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当前产业界正经历动能赛道转换、AI重构知识生产与应用方式的巨变,学校唯有实现质量突围方能赢得可持续发展。阙校长要求全体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坚持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团结协作,以“当家做主”的态度对标全新办学要求,查找漏洞短板,明确任务时间表、路线图与责任链,确保学科优化、课程重构、教学创新等重点任务落地见效,打赢学校改革发展攻坚战。
本次会议是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学校将以“再学习、再聚焦、再出发”的奋进姿态,全面推动陆丹理事长讲话精神融入办学治校各环节、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改革破局,以创新赋能,在民办高等教育破局发展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培养具有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不懈贡献力量,为建设高质量产教融合和数字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