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OBE理念引领教育教学改革 ——吉利学院举办教育教学理念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
本网讯(记者 刘瑞恒 摄影 袁媛 金昶利)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推动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8月29日—30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办、我校承办的“2025年OBE教育教学理念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明德楼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书记孙维杰,学校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教师代表共120余人参加培训。

开班仪式上,马常松副校长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他指出,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是近年来我校在“四新”建设、专业建设、教学评估/评价、教学改革等人才培养相关工作中推行融入的主流教育理念和理论体系,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为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实践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依据,也是我校开展大规模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目前学校正处于“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高等教育普及化、生源结构变化和本科合格评估等挑战,全体教师必须加快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他强调:“OBE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关乎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书记孙维杰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当前民办高校正处于战略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核心,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路径。他鼓励教师们把握培训机会,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在课堂革命与质量文化建设中实现突破。

专题讲座中,北京交通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张星臣教授以《基于OBE理念的专业培养体系设计与建设》为题作专题报告。他系统阐述了OBE的核心理念与专业认证逻辑,结合案例深入分析了传统“输入式”与OBE“输出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强调应通过“反向设计、正向实施”构建闭环,确保专业培养目标对接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原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理事长张安富教授作《基于OBE理念的教学设计与达成度评价》报告。他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目标”四个层级切入,详细讲解了课程目标的设定与达成度评价方法,指出“评价的关键不在教师教了什么,而在学生学到了什么”,并分享了达成度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实践经验。

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翻转课堂实践专家贺利坚带来《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专题培训。他以“目标—评价—活动”三位一体的设计模型,结合20余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指导教师如何将毕业要求反向推导为课程目标,如何以可观察行为动词精准表述学习结果,并现场演示了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

据了解,参加本次培训的人员按照规定完成全部内容学习,将由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颁发电子版“结业证书”,并将计入学校相关学时。为此,在培训期间,参培人员热情特别高、积极与专家互动和研讨,氛围异常热烈。他们一致认为,本次培训既有战略高度,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既让人认识到OBE教育改革的迫切性与前瞻性,也为今后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明确路径。





